上了車,在四平道長的指點下,陳浩離開了桃城,進入了前往黃州的高速。
眼看是一段不短時間的行駛,陳浩不愿浪費時間,忍不住開口問道:“四平前輩,您之前說,不依靠外物,還有靈石?這是什么意思?晚輩不太明白。”
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四平道長也不意外,笑道:“所謂靈石,可不是道友看網(wǎng)絡小說中的那種蘊含靈氣的石頭,而是一種孕育靈機之石,十分罕見。和靈氣有關也無關。天地之間,靈氣從未斷絕過,否則這天地萬物,何有生機?靈氣是天地孕育,滋養(yǎng)萬物,自然對天地之間的任何人都有用。而我輩修士,就算入道,也不能和小說中的寫的一樣,吸納靈氣,造化自身。這是錯誤的想法,入道只是基礎,有了修行的可能,想要駕馭天地間的靈氣,須得先天方可。而我們修士修行,最缺的不是靈氣,而是靈機。”
陳浩恍然,旋即目光古怪的看了一眼四平道長。
這位前輩年紀不小,居然還愛看網(wǎng)絡小說?
四平道長察覺了陳浩的詫異目光,笑道:“我這是比喻,方便道友理解。那網(wǎng)絡小說千奇百怪,與我修行無益,我是不看的。就是我那徒兒,性子脫兔,喜歡亂想,曾經(jīng)未入道時,接觸網(wǎng)絡,就被影響了,還把這當成修行知識問我,當時我抽了他一頓,這才休止?!?/p>
陳浩汗顏,倒是沒想到,那個看起來老實穩(wěn)重的五元道兄,居然還有這樣的一面。
“前輩,按照你這么說,修行中人,豈不是沒有靈石,就不能修行了?”陳浩繼續(xù)詢問。
四平道長嘆息道:“這也是修行中人越來越凋零的主要原因,自元明起,百日筑基就成了奢望,修行中人需要依靠蘊含靈機的靈石輔佐,這才能入道,即便如此,也需要近一年的苦修方成。而靈石卻是天地鐘秀之地,千百年孕育而成,十分罕見,又各不相同,難以辨認。因此如今的修行界,早已不復數(shù)百年前的盛景,基本上都是單傳,底蘊深厚的,才多收兩個弟子,多了,也無法培養(yǎng)成才。不過華夏廣闊,人杰地靈,倒也不缺那修道奇才,能感知天地間的縹緲靈機,造化自身,據(jù)我所知,當代修行界,就有五位不依靠靈石成就道基的修士,其中一位道友以八十年道行,被稱為華夏修行界第一人,老道也是佩服的很,只是這位道友坐鎮(zhèn)重地,輕易不會出世?!?/p>
陳浩聽得震撼無比。
原來修行界在幾百年前就開始沒落了,到了現(xiàn)在,都變成了單傳。
按照這樣,若是沒有靈石輔佐,有些修道之人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