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師猜錯了,很不巧,他們叔侄倆的對話,黑夫聽得一清二楚……
不過黑夫卻沒有去舉報的打算,因?yàn)檫@時候可不是“焚書”事件后加強(qiáng)了言論管制的秦朝,對民間議論還算寬松,只要不是公然叫囂造反,或者同情刺殺大王的刺客,基本不會掉腦袋。
共敖怒罵五十年前的武安君,對家族被戰(zhàn)爭殃及,幾乎死絕憤憤不平,這件事真要追究起來,算是“非所宜言”罪,罰點(diǎn)款就算完事,頂多會讓共敖丟了求盜的位置。
所以也沒必要為這件對自己無甚裨益的事得罪共氏,替自己再添個仇家。
故而黑夫干脆故意偏頭看著城墻,假裝沒聽到,省得麻煩。
共師似乎是對黑夫年紀(jì)輕輕就靠自己升爵當(dāng)上亭長十分贊賞,有些看好他,便說共敖才剛滿18,比黑夫小一年,算是他的后輩,希望北上途中,請黑夫多關(guān)照。
那共敖卻是滿臉不服,嘀咕道:“一個連氏都沒有的黔首,也能關(guān)照得了我?”
“你這孺子,真不知好歹!”
共師怒斥道:“黑夫亭長可是簪裊,不比你高?”
共敖只是個小公士,在實(shí)打?qū)嵉木粑幻媲?,只好乖乖閉了嘴,不情愿地朝黑夫見禮。現(xiàn)在是秦而不是楚,地位高低不靠姓氏,更多是靠爵位、官職來決定。
說起來,他們先前提及的白起,或許是這種制度最大的受益者了。據(jù)說白起是楚國白公勝的后代,又叫公孫起,但他年輕時候,已經(jīng)淪落到豎人仆役的地位。放在楚國,也就是個不受待見的叛徒子孫,一輩子不可能有出頭之日。但在秦國,白起卻從一介兵伍斬首立功,慢慢成了軍吏,又靠著穰侯魏冉的提攜,一步登天,才有了大放異彩的機(jī)會……
秦楚之間,白起毫不猶豫地選擇秦。
經(jīng)過這場插曲之后,黑夫回到了亭舍處,和眾人說了他們會與鄢縣戍卒合在一起上路的事。眾人聞言,紛紛松了口氣,這就意味著,自己不必單獨(dú)承擔(dān)刑徒逃跑的風(fēng)險了。
是夜,黑夫看著夜色中黑乎乎的鄢縣城墻,若有所思:“其實(shí)共敖說的沒錯,白起在鄢地,在南郡留下的不止是余威,還有當(dāng)?shù)厝藢η氐暮抟狻?/p>
鄢郢之戰(zhàn),從軍事角度來看,是一場漂亮的破國之戰(zhàn),白起的大膽和軍事才能得到了完美體現(xiàn)??珊桶灼鹬笓]所有戰(zhàn)例一樣,這場仗死了太多楚人。
鄢城攻守戰(zhàn),十?dāng)?shù)萬人葬身魚腹,因?yàn)槭w太多,滿城皆臭,至今城東的陂池仍被稱之為”臭池“。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