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普朗多和修恩可能都沒有注意到,在地區(qū)警察局門外馬路的對面,有一個穿著風(fēng)衣,帶著圓頂禮帽的家伙站在了路燈的邊上。他默默的轉(zhuǎn)身,很快與行人混在了一起,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個人,就是杜林。
他長舒了一口氣,歌多爾死了,確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在他看來歌多爾這種心狠手辣,同時又專門為大人物干臟活的家伙是很難出意外的。底層社會他用自己的殘忍和血腥搞定了一切,高層的社會中那些大人物雖然看不起他,但也有些畏懼著他,因為他知道了太多不太適合知道的秘密。
比如說去年死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女明星,報紙報道是這位女明星在縱馬狂奔的時候不小心從一個矮坡上摔了下去,被座下的坐騎狠狠的壓了幾下,死的不能再死。報道其實很公正也沒有什么明顯的偏袒,但那并非是第一案發(fā)現(xiàn)場,第一案發(fā)現(xiàn)場應(yīng)該是某位大佬莊園的地下室,女明星承受不了虐待,死在了那里,然后歌多爾處理了一下。
按道理來說盡管大家都是“舊黨”,但也有不同的立場,不太應(yīng)該會借助其他人的手下來做這件事才對,畢竟很有可能自己的某些秘密會被別人所探知。但是這個世界和杜林夢中的世界有些不同,社會體制的不同讓這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骯臟的黑手”有一兩個就足夠了,而且必要的時候清除掉這一兩個黑手,就能切斷所有的聯(lián)系,保住所有的秘密。
加上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影響,所以即使他們用了歌多爾為自己做事情,也不需要考慮歌多爾會說什么,否則的話要清除歌多爾的不是他們這些人,而是歌多爾自己的boss。當(dāng)然,也不會有人主動去傷害歌多爾,雖然價值觀和道德觀有所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權(quán)力越大的人物,猜忌多疑的心思也就越重。如果有人將歌多爾滅了口,別人會怎么想?
當(dāng)然,也可以解釋成“窩案”,整個城市的統(tǒng)治階級都腐朽了,所以他們肆無忌憚的踐踏著法律的同時,又在時時刻刻維護著法律。
所以在杜林看來,哪怕歌多爾再怎么不入流,也不應(yīng)該這么快就被滅口。在杜林的想法中,歌多爾應(yīng)該進入監(jiān)獄里待一段時間,然后才因為某些意外猝死,就像他們一直做的那樣,現(xiàn)在的方法確實有些太生硬。
不過目標偏離的不是太遠,至少歌多爾死了不是么?那么伍德就沒有人保護了,他也能夠繼續(xù)向前開始奔跑,順著自己的道路奔跑向光明!
歌多爾的死,在幫派里造成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社會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