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一便是吏員考核,在官寺由主吏掾主持,黑夫,切記勿忘!”
黑夫他們出來時,已是傍晚時分,在縣尉官衙門前道別時,陳百將還對反復囑咐,勿要失期!
他還鄭重提醒黑夫道:“若真能當上湖陽亭亭長,你也勿要忘記,是誰一手提攜你的!”
黑夫做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黑夫當銘記在心,我家鄉(xiāng)有句話,叫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黑夫不敢忘記右尉大恩!當然,也不會忘記陳百將的美言……”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句話不錯,我當轉(zhuǎn)告右尉?!?/p>
和做事舉重若輕的縣右尉杜弦不同,陳百將只是個有小聰明卻無大智慧的人,他滿意地點了點頭:“如此便好,黑夫亭長,我可盼著你我成為同僚共事的那天!”
言罷,便與黑夫告辭而去。
黑夫朝陳百將作揖,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抬起頭,方才的笑容卻早已收斂,目光深邃,若有所思。
他嘴上滿是感激,可心里依然跟明鏡似的。
許多年前,荀子曾經(jīng)敘述來秦國的見聞,說是“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于其門,入于公門;出于公門,歸于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
這話沒錯,秦國的確有很多像喜那樣,不朋黨不比周的良吏。然而,老荀子還是把秦國看得太片面。
雖然商鞅變法曾試圖杜絕在六國泛濫的徇私舞弊,山頭主義。可秦那么大,郡縣那么多,法律雖然嚴苛細密,但只要人活著,就抹不開人情關(guān)系的千絲萬縷,豈能事事免俗?不然的話,當年秦昭王時的丞相范睢,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救命恩人鄭安平、王稽全安插到要職上,到頭來卻因其投敵而被連坐問責丟了性命。
那是大的案例,往小了說,眼下安陸縣兩尉的明爭暗斗,也是一個再典型不過的剪影。
右尉杜弦雖然是主官,但卻是外來的,在當?shù)馗簧睢榱瞬槐蛔笪距y滿架空,他只能提拔一些親信為羽翼?;蚴顷惏賹⑦@類南郡學室出身的吏子;亦或是黑夫這樣,出身卑微,卻又有些本事的當?shù)厝?,因為這樣的人,更容易感恩戴德。
經(jīng)過這月余的種種事件,黑夫已經(jīng)徹底和左尉一系結(jié)仇,為了避免隨時來臨的打擊報復,他只能身不由己地投入右尉麾下。這也多虧了他在捕盜、旬日演兵二事里證明了自己是個有用的人,不然的話,右尉哪能瞧得上他?
在離開官寺的路上,黑夫想清楚這點后,又嘆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