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經將那塊水晶重新收起來,高文還是可以在腦海中“看到”那副仿佛某種能量成像一樣的俯視圖,但很快他便找到了將畫面關閉的方法:只要有意識地將注意力從那俯視圖上轉移開,去關注別的東西,那么畫面便會自己消失掉,而讓畫面重新出現的辦法也很簡單——有意識地呼叫它便可以。
在這個過程中,并不需要再借助水晶的力量。
某種基于精神和意念來控制的“鏈接”似乎已經建立起來,而水晶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大概只相當于是個鑰匙……或者催化劑一樣的東西。
高文坐在書桌后,看著自己寫在紙上的幾個問題,將思緒整理起來,嘗試解答它們。
根據高文·塞西爾的記憶,再加上剛才發(fā)生的事情,已經可以確定天上“太陽”的變化與地上的魔潮有著直接聯系,每當太陽表面出現赤斑,大地上的魔力便會上涌,元素也隨之變得活躍,而所謂黑暗魔潮,其實便是海量混亂無序的魔力瞬間爆發(fā),元素力量雪崩一般地失控并侵蝕物質世界的過程,而那些在元素風暴中出現的怪物——它們的原理尚不明確,暫時可以視作是元素暴走之后的一種次生現象。
關于太陽赤斑和魔力上涌現象,這個世界的智慧生物們并不陌生,它是一種自然現象,無規(guī)律但不罕見,所以高文大膽假設,魔潮的本質其實應該就是越過了某個“臨界點”之后的魔力上涌,當這個世界的魔力增幅達到一定極限,元素的穩(wěn)定秩序便會被打破,于是魔潮爆發(fā)。
而太陽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是赤斑會引起魔力的上涌?或者說二者并非因果關系,而是同一個事件的兩個現象?
高文想了想,在紙上增加一個小問題:太陽的本質是什么?
它是一顆巨行星,這點似乎可以確定了——至少那“監(jiān)控信息”上是這么表述的,但它又明顯和高文所知的氣態(tài)巨行星在性質上有很大不同。
高文所知的、故鄉(xiāng)世界的氣態(tài)巨行星并不是一種會發(fā)光發(fā)熱的天體,雖然它通常充盈著海量的核燃料并且會釋放出一定強度的能量輻射,但由于未達到聚變臨界點,這種巨行星就像一個沒有點燃的火爐般是“冷卻”的,但這個世界的“太陽”顯然在為大地提供著光和熱。
那么它是被“點燃”了么?亦或者是由于兩個世界的法則不同,它才呈現出特殊的性質?
高文想了想,他個人更加傾向于第二種解釋,因為那些赤斑和魔力上涌現象無不在提醒著他,在這個世界存在著